法國人結婚前訂婚,一般由女方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,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戚,有時加上一兩名好友出席。婚禮上也從繁至簡化,但是依舊不失莊嚴神圣。婚后與中國一樣一般大宴賓客,有些地方也有鬧洞房的習俗。 法國人的節日、假期繁多,宗教節日有圣誕節、復活節、耶穌升天日及降臨日等,法定假日有元旦、國慶、勞工節、一戰和二戰紀念日等。再加上每年五周的帶薪假期,法國人可以說放假的時間不比上班的時間少。另外,還有各種文化節日,文化遺產日、音樂節、電影節、戲劇節、舞蹈節等。 法國女賓有化妝的習慣,所以一般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送香巾。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,總喜歡相互站得近一點,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近。他們偏愛公雞,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,司晨報曉的功能,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征,并奉為國鳥。他們還非常喜愛鳶尾花,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,是權力的象征、國家的標志,并敬為國花。 法國人在交談時習慣于用手勢來表達或強調自己的意思,但他們的手勢與我們的有所不同。我們用拇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,他們則表示二;表示是我這個概念時,我們指鼻子,他們指胸膛。他們還把拇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。 法國人一年到頭似乎離不開酒,但貪杯而不過量。一日三餐,除早餐外,頓頓離不開酒。他們習慣于飯前用開胃酒疏通腸胃,飯后借白蘭地之類的烈性酒以消食,就餐時,吃肉類配紅葡萄酒,吃魚蝦等海味時配白葡萄酒;玫瑰紅葡萄酒系通用型,既可用于吃魚,也可用于下肉。女士都愛用玫瑰紅,以顯示自己的口味清淡。法國人不僅看菜下酒,什么酒用什么杯子,也很有講究,法國人講究雖多,但喝的并不多。三五人一桌的聚會,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行。

|